彝族创世史诗《查姆》的历史渊源

日期:2018-12-11来源:双柏县人民政府网点击:2908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彝族民族民间文学《查姆》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创世史诗。在彝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,关于起源,形成于哪个年代难于考证。但是它的存在,经历了口耳相传,一代代的流传,随着毕摩文化,彝族文字出现,彝文典籍在明末清初已经有大量彝文书籍出现,因此说明了《查姆》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。在彝族没有文字之前,人们用口头相传,它是彝族人民唱天地、日月、人类、种子、风雨、树木……等万事万物起源的长篇史诗,祖先创造了文字之后,通晓彝文的毕摩把流传在民间的这些作品用彝文记录成了书面文学。1958年省委宣传部、中国作协昆明分会组织昆明师范学院学生,深入到彝族山区对《查姆》进行了八个月的收集整理工作。汉语《查姆卷》由双柏县大麦地镇,底土村彝族老毕摩施学生收藏的古彝文文本翻译而成,收集到原始资料八千六百多行。

1976年经郭思九、陶学良二位专家认真调查研究之后,将原始资料五次修订,此书整理后有三千五百多行。于1985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。到2001年由州文联重编,云南人民出版社再版了3000册,使这部精典彝文古籍得以保存下来。书中整理出了《查姆》中的11查。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,楚雄彝族自治州建立了彝族文化研究机构,开展了对彝族传统文化,尤其是毕摩文化大规模的抢救、发掘工作。经过开展大量收集整理翻译工作。又收集整理出《查姆》中的十几查,这些“查”的彝文文献的收藏者是1983年就已故世的老毕摩施学生。老毕摩所收藏的彝书在双柏境内算是最多的一个,据说也有两百来本。据老毕摩自己讲,他家是毕摩世家,从祖上算下来至少也有八九代的传承历史,从时间上推算也应该是四五百年左右的历史。

由于历史的原因与人为的因素,《查姆》没有得到全面完整的保留下来,有的在扫“四旧”时烧掉,有的在老毕摩去世时随葬烧掉,也有保存不善损坏无法修复的,所以《查姆》的全部内容要发掘出来,还需加大力度进行认真的发掘。

名称:电话: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